_乡旅导报 文化 乡旅连载 | 地下长城 曹操运兵道——胡永林鄂苏豫皖游学笔记(十)

乡旅连载 | 地下长城 曹操运兵道——胡永林鄂苏豫皖游学笔记(十)

为了抵御外敌,我国早在西周的时候就已经修建了长城,经过时间的洗礼,它依然巍峨地矗立在那里。当时修建长城,是因为军事需要,而如今,它已经变成了人们登高望远的旅游景点。

这一古代伟大的工程,虽然失去了它原本的功能,但作为文物,它有很高的价值,其整体更是让人震撼。可您知道吗,除了穿行于丛山峻岭的长城这一军事设施外,我国还有一个地下军事设施,保存得相当完好,也拥有很高的价值,它就是被人们称为“地下长城”的亳州曹操运兵道。

曹操素以奸诈、狡猾著称,但是又不得不佩服他又有雄才大略,所以他一直被称为枭雄。作为历史上的一个超级大明星,他的成就太多,并且又广为人知,譬如煮酒论英雄、官渡之战等等。曹操是一个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,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曹操的一个用兵之“道“。

曹操运兵道是曹操因为军事需要而修建的,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运输士兵,这一点,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。但这是一个军事秘密,鲜有人知,就连史书也没有什么记载。直到民国的时候,才被人们发现,但那时的它,并没有重见天日,新中国成立后,因为要挖防空洞,人们仿佛打开了它的世界,整个亳州城下,发现了四通八达的地道,以老城中心为圆点,分别延伸通达城外,纵横交错,布局奥妙,变化多样,算下来有八千多米长,是迄今发现历史最早、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。内部设有猫耳洞、绊腿板、陷阱、障碍券等军事设施,被誉为亳州“地下长城”。

同样,曹操地下运兵道如今也成了热门旅游点,由谯望楼、建安文学馆、地下古战道三部分组成。

走进景区,迎面就能看到高大巍峨的谯望楼。史载,东汉末年曹操兴建的谯望楼高八仞,相当于现在的20多米高,其主要功能是用以军事瞭望以及宴请宾客、吟诗作赋等,被称为当时的中原第一名楼。

谯望楼建成后,曹操父子常和曹魏文人吟诗作赋于此,流传最广的是曹操之子曹植所撰之文《画角三弄》。初弄曰:“为君难,为臣亦难,难又难。”次弄曰:“创业难,守成亦难,难又难。”三弄曰:“起家难,保家亦难,难又难。”此画角三弄,是提醒君臣,不忘创业守成之义,一言一行,必欲尽忠国事。

眼前的谯望楼是一座仿汉主体建筑,地下一层,地上六层。地上六层分别为建安文学馆、序厅、书画厅、服饰厅、乐府厅、赋诗厅。地下一层为地下长城军事奇迹展厅,经过这一层,来到穿越时空隧道,就可以进入曹操地下运兵道了。

由景区正门进入,先来到建安文学馆。纵观古代各大文学流派,最具批判性的要数东汉建安文学。代表作家为曹氏父子:曹操、曹丕、曹植,以及建安七子:孔融、陈琳、王粲、徐千、阮瑀、应旸、刘桢。他们用文字直抒胸臆,强烈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,掀起了我国诗歌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潮。

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,文学史所说的建安文学,是指汉献帝建安元年(公元196年)至魏明帝景初末年(公元239年)这段时期的文学,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,其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。

这一时期,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文人率先冲破儒学的禁锢,打破了当时僵化的骈体文格式,采用通脱的文体创作,文风清峻、慷慨悲凉,是反映社会现实,抒写人生感慨的灿烂历史篇章。至此,汉乐府诗完全成熟,五言诗得以发展,七言诗诞生,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。

赋诗厅里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曹操铜像。

空廊回风,在亳州大地煮一壶清酒,听墨宝沉香声声许,挽一曲悲歌感受那面密不透风的历史古道。

从入口进去,映着灯光,依然感觉到一股凉气,因为是地下,所以这里非常的潮湿。在这地道里,不仅有单行道,还有双行道,两层的通道更让人惊奇。

运兵道十分狭窄,只能容一个人通过,我们都是排队一个个走进去的,最窄的地方,也许胖子走的话根本装不进去。

运兵道在地下蜿蜒延伸,绕来绕去,似无尽头;纵横交错,布局有点奥妙;地道里弥漫着古旧潮湿的味道,用手摸一摸道壁,湿漉漉的;低头细看,脚下的地砖边缘长满了青苔。

每隔一段距离,地道的墙上就会出现一个龛洞。导游说这是用来放灯的,被称为灯龛。

我们走在单行道上,不时还有双行道、上下双层道和循环道,有的地方要弯腰低头才能过去。走着走着,脚下遇上了绊脚板,一不小心就会摔倒,处处危机四伏,心不由地提了上来。

大家小心翼翼在地道里走着,仿佛看到东汉末年的曹营士兵就在身边,身穿铠甲,手握利剑,刀光剑影闪烁。

道壁旁有藏兵的猫耳洞,还有储藏室,是放置食物和兵器的地方。穿行在冷湿的古道内,虽说逼仄不便,但有一种远离了尘世,穿越至冷兵器时代的感觉。

在券顶的上面,还有到地面的通气孔,不仅能保持地道内的空气流动,在危急的时候,这里还可以当成出入口来用。

去过一些地方的地下屯兵地,只有这里让我震撼,史书介绍过三国时的城墙还是土城,可运兵道的墙壁均以青砖为主。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伟大。

透过这斑驳的青砖,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古人的智慧,让围城的对手心生顾忌,不知道这小小的建安城里到底有多少兵将。

在运兵道的一个出口处,保存一块曹操亲手写的石碑,上面写着“衮雪”两个字,是后人所见到的曹操唯一留下来的书迹。

相传,曹操在汉中时,看见褒河,写下了这两个字,当时随从提醒他少了三点水,曹操却说,一河流水,岂缺水乎!

地道两侧每隔两米便会出现对称放置的挡腿板,还有陷阱,间隔几十米又设有障碍道。走到障碍道处,时人通常得弯下腰,低着头才能过去,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碰到脑袋,因为障碍道高不足1.5米。“整个通道犹如一座地下长城,它远远超过了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价值”,导游介绍说。

这条经历无数战争洗礼的古道,在唐宋时期多次修葺仍作为军事战道使用。遗憾的是,南宋嘉熙四年(1240),黄河堤坝决口,亳州城被淹,运兵道被灌淤塞,堙没于茫茫岁月长河中。

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运兵道,由于并非一个朝代修筑使用,所以在参观古道时常常能看到宽窄不同的道口,甚至不同的古道高度与深度均不相同,距离地表的深度大约在2-3米之间,而最深的古道超过6米,穿行其间,古人的智慧与神勇令人惊叹。

为提高游客的观览体验,在原有的古道基础上,安装了照明装置、导视导览系统、影像资料等等,游人在观览期间,便可通过音视频等多种方式感受古道的神秘与魅力。

在这个地道中,人们也发现了不少的文物。其中,有战士们用的铁刀、铁剑、弹丸和衔枚等一些军用器械,也有日常用品比如铜镜、铁灯、瓷盏、陶瓷和铜钱等等,甚至还有娱乐消闲的围棋子,让人们仿佛看到了那时的生活场景。

《三国志》记载曹操多次运用地道出奇制胜,如官渡之战,“绍复进临官渡,起土山地道。公亦于内作之,以相应。”“公亦于内作之”即曹操于官渡城内“起土山地道”;又如攻邺城,“操进至邺,为土山、地道以攻之”。可见地道战在曹操指挥的多次战役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。

在地下运兵道里或急或缓地走着,仿佛自己回到了东汉,做了一回曹兵。当走出地道,天空豁然明亮,隐隐的战鼓声、号角声倏然退去,像退去的一场梦境。

编辑:卫红辉

(作者近照)

作者:胡永林,江苏泰州人,退休后定居深圳,中共党员,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新闻系。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。在主流媒体和政府机关工作各19年,新闻《黑车撞上了红灯》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;出版专著《新闻标题制作技巧》《新闻导语设计技巧》、长篇报告文学《闾山赤子》《激扬30年》、工具书《文学比喻辞典》《修辞格鉴赏辞典》《月色诗心》等,累计超过600万字。因传播传统文化成绩突出,获评深圳市2022年度十大百姓学习之星。

返回顶部